林产工业

研究与分析

  • 热处理对四种地板用材尺寸稳定性的影响

    鲍咏泽;陈叶天;高鑫;

    以栎木、番龙眼、桃花心木和相思木四种地板用材为研究对象,在150℃下分别热处理4、8 h和12 h,研究热处理工艺对地板用材尺寸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在吸湿性方面,四种木材在不同温湿度条件下的平衡含水率、湿胀率、吸湿滞后比降低,吸湿滞后值增加。在吸水性方面,四种木材的吸水率有所下降。热处理能够提高木材的阻湿率、抗胀率和拒水率,显著改善其尺寸稳定性。在这四种木材中,低温长时间热处理对桃花心木尺寸稳定性的影响最大。

    2025年09期 v.62;No.401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2K]
  • 植物源天然防霉剂在竹材防霉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丁建梁;鲍启超;张胜男;朱家伟;杜春贵;

    竹材是一种具有巨大经济、生态和文化价值的生物质材料,但它极易受到霉菌侵染而产生霉变,导致使用价值降低。植物源天然防霉剂具有来源广泛、绿色环保、抑菌广谱等优点,在竹材防霉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详细阐述植物源天然防霉剂的种类、对竹材霉菌的防治机理、防霉处理竹材的工艺与性能、功能性改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其在竹材防霉中的应用前景。

    2025年09期 v.62;No.401 8-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5K]
  • 六环石改性微波预处理杨木孔径变化的研究

    殷敏;章宇麒;忽日察;于建芳;

    为提高木材改性剂的浸渍量,探究六环石对木材孔径的影响。采用微波处理速生杨木,以六环石粉体为改性剂,利用真空加压浸渍法将六环石注入木材中,并对改性材的性能进行测试与表征。研究表明:当微波功率为2.0 kW,处理时间为90 s时,处理材的渗透性最好,其平均吸水率为42.68%,六环石分散液的平均吸液率为153.30%。微波预处理导致杨木的纹孔膜发生破坏,半径为44.5 nm的孔隙数量明显增加。浸渍六环石后,处理材中半径为1~10 nm的孔隙数量明显增加。

    2025年09期 v.62;No.401 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0K]
  • 竹集成材金属内外牙螺母顺纹抗拔强度研究

    孟浩;季加贵;吴智慧;

    为探究竹集成材顺纹抗拔性能影响,采用设置对照组的试验方法,研究竹集成材对锌合金及镀彩锌沉头内外牙螺母抗拔位移载荷及时间的关系,并将两种螺母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锌合金沉头内外牙螺母更适合于部件拆装,但材质较脆,容易发生损坏。镀彩锌沉头内外牙螺母材质较硬,安装部件时连接更为紧固,但容易造成基材损坏,拆卸后部件使用寿命变短。镀彩锌沉头内外牙螺母的抗拔强度和极限抗拔力均高于锌合金沉头内外牙螺母,前者比后者的平均抗拔力增强45%。研究结果可为竹集成材家具结构设计及优化提供依据。

    2025年09期 v.62;No.401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3K]
  • 湘西传统竹家具造型知识感性意向分析

    肖德荣;姚令华;刘祺;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生活方式的变迁,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融合成为当代家具设计重要趋势。通过系统形态分析和感性意象评估,深入探讨了湘西传统竹家具的设计特征及其文化内涵。研究方法包括对湘西传统竹家具的系统分类、代表性样本筛选,运用语义差异法和李克特7点量表构建感性意象评估体系。首先对200余个相关词汇整理和筛选,确定了15组具有代表性的评价词对。随后,对16个典型竹家具样本进行深入感性意象评估。通过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揭示了湘西竹家具造型特征与感性意象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为湘西竹家具的创新设计提出了具体思路,也为湘西竹家具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创新实践提供了方法。

    2025年09期 v.62;No.401 26-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9K]
  • 圆竹建筑防护现状及展望

    韩梦萍;严彦;邓亚静;徐如;王雪花;

    竹材具有抗拉强度强、韧性好、加工成本低等优点,在绿色建筑领域具有较大应用潜力。但竹材含有较多糖类、淀粉、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容易受到霉菌、腐朽菌、蛀虫等侵染,影响了其在圆竹建筑中的使用寿命。因此,高效的圆竹防护处理是进一步拓展圆竹建筑应用的前提。针对圆竹建筑易产生劣化现象进行分析,阐述现有圆竹单元及其建筑整体的防护措施。在圆竹单元防护方面,总结在防霉、防腐、防虫、防裂等方面的已有研究与成效;在建筑整体防护方面,从圆竹建筑的结构防护、表面防护及安全监测方面阐述了圆竹建筑的防护方式,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以期为圆竹建筑的防护与应用奠定基础。

    2025年09期 v.62;No.401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8K]

生产与应用

  • 基于Kano模型的现代办公桌设计探索

    毛红;杨道陵;

    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尝试在实际项目中引入Kano模型,探索用户需求导向下现代办公桌产品设计新思路,研究现代办公桌产品开发设计新路径,直面产品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难点和问题。通过对现代办公桌产品用户功能需求进行深入调查、统计和研究,细研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Kano模型融入现代办公桌产品设计的创新性方法。将现代办公桌产品设计模式和Kano模型分析方法紧密结合,通过在实践中运用Kano模型分析方法来发现用户需求层级,从而制定相应设计方向指导及应对策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统计数据动态修正设计计划、凝练出专业设计思路,从而可以制作出符合用户未来需求的现代办公桌产品。

    2025年09期 v.62;No.401 40-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8K]
  • 基于因子分析的高校宿舍储物家具设计研究

    卫一翰;陈于书;

    为解决高校宿舍中存在个人物品扩充与储物家具空间不足之间的矛盾,采用实地调研法和问卷调查法对高校宿舍的储物情况及学生满意度进行调研,利用KJ法整理列出18类宿舍常见个人物品作为储物重要性的评价对象,借助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建立高校学生宿舍收纳物品重要性指标体系,确定各级指标在不同层级上的权重值,得出宿舍储物的细化需求。在此基础上,将细化需求转化为高校宿舍储物家具的设计要点,并以多功能公寓床为例进行了衣柜、写字台、书架、梯柜的储物设计改进,以期为高校学生宿舍提供科学储物家具设计的新思路。

    2025年09期 v.62;No.401 48-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9K]
  • 家具自锁结构研究现状及创新路径

    陈宇;张仲凤;

    自锁连接结构作为创新技术,具有独特优势。通过文献综述,分析了自锁结构在家具中的应用,总结了自锁式家具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模块化、扁平化、轻量化、快速拆装化。在此基础上,结合市场需求与设计趋势,探讨了利用3D打印、数控加工、数字化技术及有限元分析等方法推动自锁式家具研发创新路径。

    2025年09期 v.62;No.401 5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2K]
  • 智能办公家具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童文韬;常霖;周梓雲;张仲凤;

    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使人们对于办公空间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针对目前市场智能办公家具同质化严重,智能化水平不高问题,从国内外智能办公家具概述、智能办公家具研究现状、智能控制技术在智能办公家具中的应用、新型材料在智能办公家具中的应用前景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分析了智能办公家具发展机遇和挑战,以期为未来智能办公家具设计提供参考。

    2025年09期 v.62;No.401 6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7K]
  • 智趣化儿童家具研究现状与趋势

    胡涵柏;杨洋;周梓雲;张仲凤;

    为实现儿童家具融合教育、娱乐与实用性于一体的创新设计,智趣化设计通过引入智能交互技术和巧妙的设计方法,旨在提升儿童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学习乐趣。通过对智趣化儿童家具的概述,分析了这一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探讨了智趣化设计在儿童家具中的应用,提出了智趣化儿童家具设计要素及方法。最后,对智趣化家具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总结出其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期为未来儿童家具设计和创新提供新思路。

    2025年09期 v.62;No.401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3K]

产业发展探析

  • 基于“以竹代塑”背景下的吸管现状综述

    杨雨婷;陈美玲;栾玉;连健昌;殷明亮;方长华;

    基于“以竹代塑”背景,针对市场上常见的塑料吸管、纤维素基吸管、植物基吸管(竹吸管)、可食用吸管、金属吸管、玻璃吸管、硅胶吸管的制备工艺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对比分析了各类吸管性能,探讨了市场主要使用的吸管对环境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各类吸管研发方向。

    2025年09期 v.62;No.401 75-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4K]
  • 蓝靛果黄酮与绿原酸超声提取工艺及其动力学研究

    李占君;张巍;李阳;丁美云;徐宜彬;

    为实现蓝靛果中黄酮与绿原酸的高效提取,筛选出乌翠区野生蓝靛果最佳品种,本研究以黄酮与绿原酸得率为双响应值,分析提取影响因素。通过Plackett-Burman Design筛选出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及水浴温度为关键因素,并利用BoxBehnken Design优化得出最佳工艺,即乙醇体积分数为45%,液料比为11∶1 mL/g,超声时间为15 min,超声功率为80 W,水浴温度为43°C。黄酮和绿原酸的实际得率分别为19.24 mg/g和35.17 mg/g,与预期值高度吻合,模型R~2分别为0.962 6和0.962 2,拟合度良好。动力学分析表明,UAE过程符合菲克第二定律,一阶动力学模型更适配试验数据,平衡速率常数K显著高于自然浸提,R~2均超0.99,表明提取效率更高。研究显示,超声提取在时间与效果上优势明显,可为蓝靛果的深度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2025年09期 v.62;No.401 8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6K]

林草产业经济

  • 我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结构时空演化分析

    朱震锋;胡美玲;陈磊;

    基于1998—2021年木质林产品进出口贸易数据,利用可比净出口指数、贸易集中度指数、希尔伯特曲线等工具,探究我国木质林产品贸易发展现状及进出口结构的时空演化特征。结果显示:1998—2021年,我国木质林产品贸易提质增效趋势明显,贸易逆差不断缩小,木质家具等优势出口产品贸易竞争力增强,且出口产品种类增多,但如木浆等木质林产品的进口依赖性依然显著。受国内森林采伐约束政策及国际社会森林保护导向的影响,我国原木及其他原材产品的贸易波动性十分突出。1998—2021年,我国木质林产品贸易产品结构、空间结构变动幅度不大,产品进口市场集中度较高,出口市场趋于多元化,“一带一路”带动效应明显。产业内贸易指数均值总体呈上升趋势,产业内贸易模式对我国木质林产品贸易发展的作用不断突显。木质林产品进出口涌现众多成长型市场,出口主要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主要围绕森林资源丰富且森林工业较为发达的国家。最后,提出了针对木质林产品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若干启示。

    2025年09期 v.62;No.401 9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4K]
  • 集体公益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基于价值网视角

    黄国星;陈绍志;赵荣;

    引入价值网理论,从利益相关者价值共创视角探究集体公益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机制,基于案例分析对其实践路径进行深入剖析。结果表明:集体公益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驱动力来源于利益相关者共建的价值网,其价值创造过程依赖于各方利益主体专业分工与协作。集体公益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实践路径包括生态保护补偿、生态产业开发、生态金融创新,分别是以政府部门为主导、以市场为核心、政府部门与市场混合的三类价值网中价值属性、关系属性和能力属性的具化。为促进集体公益林生态价值的实现,提出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构建保护与利用协同机制、创新生态金融服务机制等政策建议。

    2025年09期 v.62;No.401 103-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1K]

行业资讯

  • 党史学习在林产工业企业思政工作中的应用——以“自治区林科院召开2025年党的建设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为例

    曹旭东;陈舒;

    <正>在林产工业企业的发展进程中,思想政治工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凝聚企业力量、引导发展方向的关键因素。党史学习作为思政工作的重要资源与有力手段,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坚定的信仰以及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提升林产工业企业思政工作质量、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以自治区林科院召开的2025年党的建设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为切入点,深入探究党史学习在林产工业企业思政工作中的应用,能够为行业内企业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与模式,助力企业在新时代背景下更好地开展思政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5年09期 v.62;No.401 10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6K]
  • 林业院校体育课程教学的创新研究——以“学校召开体育运动委员会会议-西南林业大学”为例

    高兴;

    <正>体育课程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在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塑造健全人格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林业院校在体育课程设置上既需遵循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规律,又要结合林业行业对人才的特殊需求。在此背景下,西南林业大学于2024年10月召开体育运动委员会会议,以“融合行业特色,构建生态体育教学体系”为主题,汇聚校内各学院代表、体育教学专家及林业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围绕课程体系重构、教学方法创新、实践平台搭建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为林业院校体育课程教学创新提供切实可行的路径。

    2025年09期 v.62;No.401 11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4K]
  • 探索森林纪录片音乐素材的搭配技巧与创作影响——以《江南文脉》为例

    乔宇;

    <正>纪录片中音乐材料的选择与搭配是其创作的关键,在纪录片中加入音乐元素,可以为纪录片的画面增色,增加感情的深度。因此,在纪实摄影作品中,音乐材料的选配,不仅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同时也是创作者和受众者之间的桥梁。关于森林题材的纪录片,选择适合的音乐能够很好的衬托出大自然的宁静与活力,也能通过音乐素材的巧妙搭配,成功唤起人们对于自然的敬畏之心和热爱之情。

    2025年09期 v.62;No.401 11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3K]
  • 钢琴音乐在森林场域中的跨媒介空间建构研究——以“2023昆明植物园山茶花音乐会”为例

    宋丽琳;

    <正>在当前数字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许多艺术创作形式、展示手段也跟随时代发展不断更新。结合钢琴音乐与森林场域分析跨媒介空间的构建策略,对于促进文化传承、生态意识传播,以及艺术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都有着重要作用,也能为相关领域的艺术创作和文化活动提供参考和借鉴。2023昆明植物园山茶花音乐会以“山茶枝头春意闹人与自然和谐生”为主题,作为一场一场融合自然美景与音乐艺术的盛会。在这次音乐会中,人们可以沉浸在盛开的山茶花海洋之中,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聆听音乐与自然的完美结合,鲜艳欲滴的花儿伴着交响乐声声入耳,游园之余,赏心乐事,不负美景,不负卿。

    2025年09期 v.62;No.401 115-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2K]
  • 浅谈信息技术在林产品电商营销中的应用——以“第四届林产工业创新大会”为例

    孙双娣;

    <正>在当前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电子商务在各行业的应用领域普遍。尤其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升级应用,电商营销越来越精准化、个性化。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市场消费需求,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我国林产品行业也积极推进林产品电子商务,寻找适合的林产品网络营销模式。2020年12月28日,中国林产工业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六次会议暨第四届中国林产工业创新大会在北京顺利召开。会议邀请国家林草局科技司领导就持续推进林产工业行业科技创新工作做指导。会议结合林产工业发展实践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信息技术在林产品电商营销中的应用也是一大重要议题。通过探讨信息技术在林产品电商营销中的应用,能够更好地为新时代背景下林产品电商营销提供支持与助力。

    2025年09期 v.62;No.401 117-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2K]
  • 林业法治及林业政策的走向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召开依法治林治草领导小组会议”为例

    王宏银;

    <正>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这样的大背景,聚焦于林业生产,分析探讨林业法治及林业政策的走向研究,就具有重要意义。2024年10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召开依法治林治草领导小组会议,会议由铁牛副局长主持,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研究了依法治林治草领导小组组成人员调整事宜,研究了《关于成立内蒙古自治区法学会林草法治研究会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并对全区法治建设督察暨诚信建设工程中期评估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其中,会议指出要高度重视此次法治督察工作;全面压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做好统筹推动落实,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切实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及时安排布置,强化跟踪督办,统筹抓好本次法治建设督察各项工作,推动林草系统法治建设再上新台阶。本次会议实践也为探索林业法治及林业政策走向提供了重要参考。

    2025年09期 v.62;No.401 119-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2K]
  • 公园植物选择与体育健身设施融合设计——以“2024·第8届园林植物与人居环境建设学术交流大会”为例

    熊萍萍;

    <正>在当前城市化进程持续加快的大背景下,公园作为城市的公共客厅,也是城市内部市民日常休闲娱乐、健身活动的重要场所。将公园植物选择与体育健身设施融合起来,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人们形成良好的健身习惯,成为展现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2024年9月27—30日,第8届园林植物与人居环境建设学术交流大会在成都举行。本次学术交流大会由北京林业大学、园林植物与人居生态环境建设国家创新联盟主办,成都市风景园林学会、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承办。本次论坛以“园林植物塑造高品质人居环境”为主题,围绕园林植物应用、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公园城市建设、特色人居环境营建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分享与交流,为推进人居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有益启示与科技支撑。本次会议为公园植物选择与体育健身设施融合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2025年09期 v.62;No.401 12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3K]
  • 乡村振兴背景下AI赋能农业人才培养的策略——以“林业科技重奖颁奖大会暨全国林业人才工作会议”为例

    左艳丽;

    <正>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农业现代化、智能化已成为一大必然趋势。农业人才作为推动农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农业人才培养质量也直接影响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效果。在当前数字技术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AI技术的迅猛发展,也为农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将结合农业科技重奖颁奖大会暨全国林业人才工作会议,探讨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AI赋能农业人才培养的。相关问题。“林业科技重奖颁奖大会暨全国林业人才工作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

    2025年09期 v.62;No.401 123-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2K]
  • 下载本期数据